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析线上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中心采用大数据定量分析与专家听课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进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截至2022年4月1日24时,我校教师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共开展3107次线上教学活动,累计111627人次学生参与学习,4月1日全校整体到课率达到96.1%。在数据监测的基础上,教学评估中心面向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同行专家三个层次发放问卷,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问卷包括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组织、教学效果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满分5分,共计100分。附加1个线上线下教学质量比较的判断题和1个关于教学建议的开放式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其中基础医学组40份,文科组49份,理工科组43份,临床医学组65份,覆盖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和专业,现就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关于教书育人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教书育人方面的综合评分达到4.72分。临床医学组对该指标评分最高,达到4.78分,基础医学组评分最低,为4.68分,文科组与理工科组为4.69,但整体差异不大。数据说明,197名校院两级督导和同行专家对线上教学中教师教书育人方面的表现持高度肯定态度,线上教学,育人工作同样不掉线。
二、关于教学态度
题目及 整体评分 |
专家组别 |
1 |
2 |
3 |
4 |
5 |
平均分 |
线上教学守时,授课认真,中途不随便中断教学,遇到直播问题能立即启用备用方案 |
校级督导 |
10.53% |
0% |
0% |
10.53% |
78.95% |
4.47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0.95% |
11.43% |
82.86% |
4.69 |
同行专家 |
1.85% |
0% |
1.85% |
7.41% |
88.89% |
4.81 |
通过推荐优秀的慕课等各类在线教学资源,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
校级督导 |
2.63% |
7.89% |
15.79% |
47.37% |
26.32% |
3.87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52% |
27.62% |
58.1% |
4.35 |
同行专家 |
0% |
3.7% |
7.41% |
27.78% |
61.11% |
4.46 |
综合评分 |
4.48 |
数据分析表明,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我校教师在线上教学守时和应急预案方面持肯定态度,整体评分4.68分。校级教学督导听课覆盖面更大,因此评分略低于其它两组,但参与调查的38名校级教学督导中,仍然有30人打出满分,这与前期通过平台监测到的教学数据吻合。
但在线上教学资源问题上评分较低,校级教学督导仅打出3.87分,该指标综合评分4.29分。其中基础医学组4.25,文科组4.35,理工科组4.14,临床医学组4.37。数据说明,我校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对其它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关于教学内容
题目及 整体评分 |
专家组别 |
1 |
2 |
3 |
4 |
5 |
平均分 |
讲授条理 清楚 |
校级督导 |
5.26% |
5.26% |
0% |
26.32% |
63.16% |
4.37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 |
27.62% |
65.71% |
4.5 |
同行专家 |
1.85% |
0% |
0% |
22.22% |
75.93% |
4.7 |
概念清楚、定义准确,内容精炼无差错 |
校级督导 |
5.26% |
5.26% |
0% |
23.68% |
65.79% |
4.39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 |
24.76% |
68.57% |
4.53 |
同行专家 |
1.85% |
0% |
0% |
22.22% |
75.93% |
4.7 |
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
校级督导 |
5.26% |
2.63% |
0% |
52.63% |
39.47% |
4.18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2.86% |
35.24% |
57.14% |
4.41 |
同行专家 |
0% |
1.85% |
1.85% |
37.04% |
59.26% |
4.54 |
联系理论最新进展,富有启发性 |
校级督导 |
2.63% |
5.26% |
13.16% |
52.63% |
26.32% |
3.95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2.86% |
37.14% |
55.24% |
4.39 |
同行专家 |
0% |
1.85% |
11.11% |
38.89% |
48.15% |
4.33 |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没有过快或过慢问题 |
校级督导 |
5.26% |
2.63% |
2.63% |
47.37% |
42.11% |
4.18 |
院级督导 |
4.76% |
0% |
3.81% |
35.24% |
56.19% |
4.38 |
同行专家 |
0% |
1.85% |
3.7% |
38.89% |
55.56% |
4.48 |
综合评分 |
4.44 |
线上教学内容综合得分4.44,低于教书育人与教学态度得分。在联系理论最新进展,富有启发性方面得分最低,校级教学督导打分为3.95分,整体评分为4.21分,低于其它二级指标。说明我校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启发性,这一数据与常态教学反馈结果一致,需持续关注改进。
另外,在线上教学进度安排上得分为4.39,略低于其它指标,该数据与校级教学督导听课反馈结果和学生调查结果一致。提示应该注意教学进度安排不要过快。
四、关于教学能力
题目及 整体评分 |
专家组别 |
1 |
2 |
3 |
4 |
5 |
平均分 |
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
校级督导 |
7.89% |
2.63% |
0% |
47.37% |
42.11% |
4.13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 |
27.62% |
65.71% |
4.5 |
同行专家 |
1.85% |
0% |
0% |
29.63% |
68.52% |
4.63 |
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能抓住重点、讲清难点
|
校级督导 |
5.26% |
2.63% |
0% |
52.63% |
39.47% |
4.18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 |
24.76% |
68.57% |
4.53 |
同行专家 |
1.85% |
0% |
0% |
25.93% |
72.22% |
4.67 |
教学方法得当,能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讲授进度,使学生思维与讲课内容同步 |
校级督导 |
5.26% |
5.26% |
5.26% |
55.26% |
28.95% |
3.97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2.86% |
35.24% |
57.14% |
4.41 |
同行专家 |
0% |
1.85% |
5.56% |
27.78% |
64.81% |
4.56 |
课件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重点部位指示明确,满足在线教学播放要求 |
校级督导 |
2.63% |
5.26% |
7.89% |
52.63% |
31.58% |
4.05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2.86% |
37.14% |
55.24% |
4.39 |
同行专家 |
0% |
1.85% |
1.85% |
37.04% |
59.26% |
4.54 |
教学软件应用熟练,能综合使用多个软件提高线上教学效果 |
校级督导 |
2.63% |
5.26% |
10.53% |
50% |
31.58% |
4.03 |
院级督导 |
4.76% |
0% |
3.81% |
35.24% |
56.19% |
4.38 |
同行专家 |
1.85% |
0% |
1.85% |
42.59% |
53.7% |
4.46 |
综合评分 |
4.41 |
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上综合评分4.41分, 其中,内容安排和熟练度评分较高,但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得分较低,为4.37分。校极教学督导中,55.26%打出4分,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二级指标。说明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教学方法使用还有待提高,需关注学生反应做出调整,保证学生思维与教学同步。该数据与线上数据中课堂活动数据相互印证。线上教学以来,累计课堂互动568116次,但随机点名仅为6104次,占比1.07%。课堂互动以习题推送(52%)和弹幕(46.07%)等匿名方式为主,无法对听课效果不好的学生形成及时管理,应加强随机点名等实名互动方式的应用。另外,课件设计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关于教学组织
题目及整体评分 |
专家组别 |
1 |
2 |
3 |
4 |
5 |
平均分 |
不照搬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利用弹幕、投票等互动技术保持学生注意力 |
校级督导 |
5.26% |
5.26% |
7.89% |
39.47% |
42.11% |
4.08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1.9% |
33.33% |
60% |
4.45 |
同行专家 |
1.85% |
0% |
1.85% |
33.33% |
62.96% |
4.56 |
合理利用测验推送,实时评估学生学习质量
|
校级督导 |
5.26% |
5.26% |
10.53% |
42.11% |
36.84% |
4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6.67% |
30.48% |
58.1% |
4.38 |
同行专家 |
1.85% |
0% |
7.41% |
25.93% |
64.81% |
4.52 |
课堂管理有序,学生到课率高 |
校级督导 |
5.26% |
2.63% |
5.26% |
34.21% |
52.63% |
4.26 |
院级督导 |
3.81% |
0.95% |
0.95% |
25.71% |
68.57% |
4.54 |
同行专家 |
1.85% |
0% |
0% |
29.63% |
68.52% |
4.63 |
综合评分 |
4.42 |

线上教学组织上,两级督导和同行普遍认同线上教学组织质量较好,学生到课率评价最高,得到4.51分,与线上数据结果相符合。说明我校线上教学组织有序,课堂管理严格。但3个二级指标中,合理推送测试题得分略低,校级教学督导打出4分。建议进一步加强课堂测试,加强过程考核,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六、关于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综合得分4.2分,得分低于其它一级指标。其中基础医学组打分4.13,为最低分。该数据与附加题,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比较的调查结果一致。在被问及您认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是否能实质等效的问题时,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不能或不能,在所有题目中占比最高。其中理论课评分最高,为4.23分,见习课评分最低,为3.68分。实验与见习课始终是线上教学中的难点与痛点问题。
整体而言,197名来自各专业、各层次的督导、同行对线上教学质量综合评分89.03分,持肯定态度。其中,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和教学内容评价较高,对教学效果尤其是实验课和见习课评价较低。调查结果与两级督导听课反馈结果、学生调查结果、雨课堂后台数据相互印证。
针对本次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教学评估中心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第一,建议承担实验课和见习课的教学单位,在保证教师熟练讲解,正常开课的前提下,有条件的课程,可以增加模型、模具或真实病例,便于同学增加感性认识。
第二,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随机点名等实名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根据学习效果做出教学调整。
第三,加强对“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增加优质线上教学资源。
第四,做好线上集体备课,尤其是年青教师教学指导工作,按“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教学进度过快,持续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第五,各二级教学单位要做好本单位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的挖掘、整理工作。对于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及时上报教学评估中心,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学评估中心
2022年4月2日